改革微案例|牡丹江马场:创新发展模式 延伸产业链条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原创 发布日期:2025-10-20 浏览次数:
一、问题与挑战
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农业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是农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资源效率的重要举措。实践中,中农发牡丹江军马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牡丹江马场)在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种植规模小,优质农产品货源不足,制约产业根基;二是产业链各环节协调难度较大,需确保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配合、高效衔接;三是品牌建设与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需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改革措施与成效
牡丹江马场积极优化产业布局,打破单一农业种植模式,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延伸转型。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精准选种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企业引领、农户参与、合作社联结”的利益联动机制,整合资源、高效衔接;强化品牌建设,设计特色品牌商标,增强市场影响力。
(一)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牡丹江马场立足资源与区位优势,建成了万亩高附加值黏玉米、千亩特色石板水稻种植基地,推进规模化甜糯玉米和水稻种植作业,力促甜玉米、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在选种方面,综合考量地理环境、气候及土壤条件,精准选种金糯262、万糯2018、稻花香2号、中科发5等高产畅销品种,通过大规模种植,进一步提高了甜糯玉米、石板大米市场份额,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农业多元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在水稻种植加工方面,构建了“企业引领、农户参与、合作社联结”的利益联动机制。利用火山石板地的优势,通过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基质育苗、环保育秧膜、微生物菌剂、无人机植保及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培育出营养口感俱佳的石板大米。同时,协同稻米加工企业,配备全套检验设备,按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程操作,确保石板大米从原粮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与优质安全。在甜糯玉米种植加工方面,采取统一规划耕作、集中采购农资、科学安排种植周期、精细化田间管理及定时采收加工等措施。结合高温灭菌、真空包装、快速冷却与智能仓储等预处理工艺,提升产品品质与加工效率,实现四小时极速锁鲜与全程可追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消费者信赖度。
(三)强化品牌建设,打造优质品牌。2024年牡丹江马场聚焦农业种植领域,依托不同产品的特点,结合自身70余年历史文化内涵和市场受众需求,与聘请的专业设计公司紧密协作,设计完成“雪城龙溪”“雪城金谷”“雪城优谷”等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商标,生动地展现出产品的高品质与绿色生态属性。同时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环保且耐用的材料,结合精湛的烫金印刷工艺,将品牌元素与产品信息完美呈现。2024年特色农产品销售实现“零”的突破,销售量形成一定规模。
三、经验与启示
牡丹江马场以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其经验启示在于: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从传统单一的农业种植模式向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模式转型,实现生产要素高度配置;二是强化产业链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将产业各环节紧密串联,实现从田间选种育苗,到加工车间精细生产,再到仓储物流高效配送,直至市场终端产品销售,各环节无缝对接;三是打造优质品牌。结合产品特点与企业历史文化,设计特色品牌商标,采用环保耐用包装材料,展现产品高品质与绿色生态属性。这些举措共同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