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微案例|中国乡企:数智赋能 以数字化助力 企业运营效能提升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原创 发布日期:2025-10-20 浏览次数:
一、问题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打造和提升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中国乡镇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乡企公司)搭建ERP管理系统,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为积极响应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部署,开启企业数字化建设新阶段;二是集团将非粮贸易业务整合集中后,乡企公司与子企业存在业务流程分散、风险管控滞后、业财数据不一致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平台化建设实施全流程数智化重构,以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并强化合规管理;三是当前系统使大量人力资源受限于常规性操作流程,难以聚焦主责主业进行拓展。通过特色的ERP管理系统搭建,实现一体化运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效、拓展服务,获取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
二、改革措施与成效
乡企公司ERP管理系统着力构建覆盖全公司全业务流程的业财数据一体化体系,破解因系统割裂导致的“数据孤岛”难题;加速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风险防控分析;构建专业化、集约化、精益化、高效化、数字化的运营体系,推动公司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升级。
(一)ERP全域协同体系打造业财一体化
为实现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业务全流程规范化管控,采用ERP系统实现运营指标可视化,实现从采购到仓储各关键业务节点的精准把控,确保货物流转全程可追踪、状态可预警。
建立业财深度协同的智能结算中枢,整合支付、融资与核算三大核心功能。财务审核数据均来源于业务,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人员的操作率与干预率;凭证自动化并可同步接口其他系统,保证凭证的实时传输。
基于构搭数据枢纽,实现内外系统间数据的无缝流转,完成与智慧财务云财务凭证、税控开票、收付款三项核心数据互通;实现与单一窗口系统、主数据系统双向交互,消除信息孤岛。
(二)实时动态数据驱动风控与决策双轨升级
新系统构建起与真实业务完全同步的“动态数据镜像”,业务管理部门可依托“贸易十不准”为红线,对合同审批、资金流向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合规扫描,采用“预防-监控-处置”三级风控架构,对预付、赊销、授信等场景实施分级管控,结合移动审批与动态预警系统,实现从风险识别到决策干预的闭环。
决策层则能通过多维数据透视各业务线的真实盈利结构,既能快速锁定明星商品,也能识别潜在风险客户。实现企业决策过程从依赖主观判断转向数据驱动决策,营销战略从传统经验模型构建转向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全面提升决策精准度。
(三)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力价值升级
新系统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能效提升。在自动化应用方面,系统将大量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转为智能处理,使业务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核心业务领域。在能力培养方面,系统将数据分析功能深度嵌入日常业务操作界面,业务人员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技能,实现了业务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步提升。这种转变不仅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更从根本上重塑了业务人员的业务思维和工作方式,为企业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的新型业务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经验与启示
乡企公司构建ERP管理系统是对原有运营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变革,重点和难点是组织与流程优化,进而涉及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优化。重构业务,重建组织,重塑运营,将业务、运营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将成为公司数字化转型落地的关键。
一是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在数字化转型中,首先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确保转型方向与业务战略有效衔接。二是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和数据治理体系。运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提升数据质量和价值,实现业财深度协同,构建跨系统数据协同机制,打通业务全链条信息通道。三是实现“风控、合规、内控”三位一体高效运作系统,为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新系统确保数据与业务实时联动,既满足审计对合规流程的自动化监控,又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指标的智能分析,实现风险与商机的双重把控;四是人才培养与创新激励。构建数字化人才队伍,提升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推动公司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适应国际化、产业化、数字化贸易需求。
数字化已经成为提升管理效能、实现企业管理和经营目标的重要抓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乡企公司将主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业务特性和优势,通过数字化与行业发展、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助推贸易业务健康开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